2013年是药品招标大年,招标政策动向引人关注:本篇报告对我国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的形成及历史演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分别对基药招标及非基药招标的政策特点、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对广东招标征求意见稿、药交所模式、县级医院招标、各省基药增补目录等热点也有所解读。 基药招标"双信封"不断改良,降价仍是主旋律:我们认为"双信封"在经历了安徽模式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后已基本成型,虽然技术标评审中将通过加大质量权重提升市场集中度,但商务标环节中最低价中标仍是主流,价格压力仍存。从历史经验看,产品属性良好(独家+高定价)的品种辅以厂家(或代理商)较好的基层推广能力是基药放量的重要条件。 非基药篇政策整体偏暖,降价压力不大:相比于基药领域,非基药招标分组充分,虽然各省非基药集中采购政策规则多样,但大部分都坚持剂型分组、质量分层的基本规则。中标数目多,降价压力不大,拥有独家品种、独家剂型或质量层次划分较高的企业均能够受益。此前推行严厉招标政策省份后续也有所修正,其他省份方案总体温和,药交所模式也并未改变行业生态,总体来说政策对行业影响有限。 选择有定价权和有新产品招标放量的企业。招标是把双刃剑,有些企业产品被招标降价,也有部分企业的新产品通过新进招标放量。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我们建议选择有定价权的企业(不受招标影响或影响较小)和有新产品受益于招标放量的企业。有定价权的企业包括:消费品(云南白药、汤臣倍健、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中成药独家品种(天士力、同仁堂、康缘药业、以岭药业等)、产品竞争结构良好的化药、生物药企业(双鹭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舒泰神等)、诊断试剂企业(科华生物、利德曼等)、医疗器械(新华医疗、和佳股份、三诺生物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等)。有新产品可能会受益于新一轮招标放量的有:基药招标放量主题(众生药业、誉衡药业、以岭药业等)、非基药招标放量主题(恩华药业、丽珠集团、恒瑞医药、海思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