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应对国家发改委对价格垄断的调查,外资奶粉已经开始紧急降价。然而,这远不是政府针对奶粉行业采取“行动”的终点——针对外资奶粉发起反垄断调查背后,中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正在酝酿一系列影响重大的“奶粉新政”。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目前,奶粉生产企业都在等待工业信息化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主管部门,正在紧急制定的《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的执行细则。各相关部委预计将逐步推出自己所负责领域的细则。其中,工信部关于婴幼儿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细则预计7月中旬出台,国家食药监总局有关《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修订工作预计9月左右完成。 由于执行细则将有望涉及“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再审核再清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办法,并引发婴幼儿奶粉行业的清理和兼并重组,而国家发改委目前针对进口奶粉“巨头”所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或是希望中国国内奶粉企业的清理和兼并重组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奶粉市场,不会过多受到外资奶粉的影响。 细则将出淘汰将至 “我们现在都在等细则出台,才能对政策的影响做出评估。”一位不愿具名的乳粉企业人士表示。本次针对婴幼儿乳粉企业的整顿堪称几个部委的组合拳,其中国家食药监总局负责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将参照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模式,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完善审核工作。 而对于婴幼儿乳粉企业的生产资质,将结合今年企业生产许可证期满换证,按照重新修订的许可条件和要求,开展再审核再清理工作,对奶源质量无保障和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检验检测条件落后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同时,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许可管理,严格审核经营条件,在食品流通许可项目和注册登记项目中实行分项审核和管理。 一家在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国内排名前十之内的企业内部人士表示,目前乳粉企业被要求执行的是食品级的GMP认证,“现在关于乳粉企业参照药品企业的GMP管理的细则还没有出台,但是比照药品的GMP,差距非常大。”该人士表示,该企业建立食品级GMP管理体系的投入是百万元级的。“如果要实现从食品GMP升级到药品GMP,投入就得是千万元级。这个绝对不是小企业能够玩得起的游戏规则了。” 而对于国家食药监总局将推行参照药品管理办法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业内人士推测,应该不会完全照搬药品GMP体系,而会根据乳粉企业的特点做一些改动。 外资品牌面临调查 这次整顿的“组合拳”还包括国家发改委对外资品牌奶粉的价格约谈和反垄断调查。 7月3日,惠氏营养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氏”)在官网上挂出公告,将立即开展主要产品的降价活动,平均降幅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惠氏新闻发言人曹敬衡表示,惠氏通过自查发现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涉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的做法,比照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立即梳理并完善了公司的相关营销政策,以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有消息表示,多美滋也正积极配合发改委的调查,并已着手准备产品降价方案,具体降价方案将另行公布。而雅培负责营养品业务的北区公关经理赵谦表示,雅培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发改委的相关调查,但是鉴于政府部门工作正在进行中,尚不便对此进行评述。 据中新社报道,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经调查,涉案乳粉企业有的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乳粉的经销商直接进行罚款;有的对不遵守其规定价格销售乳粉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给予扣除返利、停止供货等处罚,属于知法犯法。 早在下发《意见》之前,国家各部委就已经采取措施推动国内奶粉企业整合,遏制外资品牌在市场上的肆意提价和扩张。 “实际上,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原奶价格一直是起伏跌宕,涨落都很大,但是在中国市场上却表现奇怪,价格一直在上涨。”中国奶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陈瑜分析,“这是很不正常的,早已引起主管部门注意。” 从前年开始到去年年中,国际原奶市场价格就经历了大幅跳水。2012年年初,欧洲乳品局在报告中称,意大利原奶收购价已同比下降15%,而荷兰原奶价格则进一步跌至21~24欧分/升区间,换算成人民币不过1.8元/公斤左右。去年年中,美国的原奶价格也同比下降23%,而在中国市场,奶价早已超过4.8元/公斤。 “这绝不是关税太高的原因,而是外资企业看到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影响力,不断提高价格,赚取利润,”陈瑜说,“实际上奶粉的关税占不了中国零售价格的10%.” 据一位海关人士介绍,我国对进口小罐成品奶粉征收10%关税,加上海关检测费两项大约占到“洋奶粉”原售价的30%.而在国内洋奶粉的售价,却可以是在欧美售价的2到4倍。 中国的奶业负面新闻不断,从阜阳奶粉事件,到三聚氰胺,再到黄曲霉素事件,让国内奶粉品牌的形象跌落到极点,而外资品牌的占有率则节节高升。 一则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销售额为385.18亿元。上述5家“洋品牌”约占46.4%的份额。“在高端市场,洋品牌的占有率从原来的超过50%,已经上升到现在的接近100%.”陈瑜解释。因为市场占有率高,洋品牌不愁卖不出去,于是不断加价。“但是这种行为对政府力争重组国内奶粉产业的想法形成冲击,毕竟,你这里在整合,那里却趁火打劫,整合没法开展。” 从今年开始,国家对洋奶粉的进口势头早已开始了遏制。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提高了进口的“准入”门槛,对出口国家或地区的官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估,目前只有31个国家或地区乳品允许进口;另外,严格进行口岸检验,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实施“批批”检验。 根据6月16日公布的《意见》,奶粉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五不准”: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乳(粉)以外的原料乳(粉)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这条原则等于将外资杂牌奶粉和假洋奶粉杜绝在市场之外。 推动行业整合 在中国奶业市场发展中,对奶粉尤其是外资奶粉的涨价进行反垄断调查尚属第一次。个中缘由,除了因为目前洋奶粉在国内价格太高,甚至远远高出欧美市场数倍以外,业内人士认为,此举还和政府前一阶段推出政策力促国内奶粉产业整合有关。和外资品牌相比,国内奶粉处于明显劣势,在产业大规模整合的关键时刻,需要尽量降低外资品牌“趁火打劫”。 6月18日,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在全国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题日活动上公开表示,鼓励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27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其中黑龙江地区41家,陕西19家,总年产量在60万吨左右。王黎明表示,希望业内前十位的中国婴幼儿配方生产企业能够主动跟业内其他企业联姻。 工信部表示,对实行GMP改造、主动进行兼并重组的企业,正在研究制定包括技术改造、税收、资金、并购贷款等支持政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营养与安全专家陈君石认为,美国的奶粉市场规模比我国大,但是只有国外4家企业。对于国内奶粉行业来说,要想重树消费者信心,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是一项治本措施。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高伏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工信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实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有行业人士认为,政府明确提出鼓励行业兼并收购,是希望2年内让10大国产奶粉品牌份额提升至70%. 但是乳业专家王丁棉则有不同看法。“法国很小,但是有700多家企业。你说我们国家的是少还是多呢?”王丁棉认为,越大的企业管理不好就越容易出事情,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